来源:网友投稿 2025-05-01 17:35:27 热度:334°C
黄晓明能进北电,多亏了他那一张帅脸。
艺考面试,骨折的黄晓明拄着拐杖走进考场。
负责面试的老师们一看。
哟,小孩长得挺好,先来展示一下形体吧。
黄晓明二话不说,直接做了一套广播体操。
板板正正,极其标准。
表演结束,几位考官面面相觑。
没见过这样的啊,这孩子来砸场子的?
考官里有位叫崔新琴的老师,不想错过这棵帅气的苗子。
她问黄晓明,你能跟我发一下脾气吗。
黄晓明把手一举,像个小学生一样回答,报告老师,我不会。
崔新琴老师又问,那你能跟别人吵一架吗。
黄晓明瞪着一双清澈的眼睛,继续回答,报告老师,我妈妈说了,吵架不是好孩子。
几位考官都被他逗笑了。
孩子长得挺好,怎么就是有点傻呢。
看在黄晓明实在长得帅的份上,考官又给了黄晓明一次机会。
那你就表演一个捉蛐蛐吧。
黄晓明又一次举起手,报告老师,我不会,青岛没有蛐蛐。
宽容如崔新琴老师,都感觉到了无奈。
那行,那你表演个捉蝴蝶吧,青岛总有蝴蝶吧。
这次,黄晓明总算完成一个像样的表演了。
最后还有一个声乐考试,黄晓明给几位考官唱了一首《火火的歌谣》。
歌很好听,就是他唱得又跑调又破音。
几位老师听得呲牙咧嘴的,凳子都坐不住。
按理说,这一通“愚蠢”的操作,放在谁身上,都过不了面试。
可黄晓明偏偏被录取了。
没办法,谁让他长得好呢。
就连崔新琴老师都说,他就算是块木头,也是块漂亮的木头。
考上大学之前,黄晓明从没有离开家,独自生活过。
作为家中独子,家里人对黄晓明相当宠爱照顾。
黄晓明的家庭条件不差,父亲在电业局上班,母亲在企业工作。
年尾一合计,除去生活必要开支,往往还有不少结余。
因此,父母对黄晓明的态度永远都是,不要太辛苦,钱够花就行。
富足的家庭条件,养成了黄晓明内向又听话的性格。
每天两点一线,从不跟着同学们到处野着玩。
父母说东不往西,父母不让做的,坚决不会做。
小男孩的一些坏习惯臭毛病,根本没机会侵蚀黄晓明。
因为过于内向,7岁那年,黄晓明本来被看中出演电影,最后还是被替换成另一个更开朗活泼的孩子。
黄晓明对此没有任何感觉,甚至庆幸不用被人围观。
就这样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,黄晓明在同龄人中,显得尤其幼稚,不开窍。
读高中时,北电来招生,黄晓明的老师把他推荐了过去。
北电?
黄晓明一听这名字,以为是北京发电厂。
他连连摆手。
我不去我不去,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在电业局上班的了。
听到他这话,老师都气笑了。
你以为北电是北京发电厂啊?这是北京电影学院,是招演员的。
似懂非懂的黄晓明点点头,确定了去招生地点面试的时间。
对着几位考官一通“蠢萌”操作后,黄晓明接到了被北电录取的通知。
通知书寄到家中,有人喜有人忧。
喜的是黄晓明。
这即将是他第一次离开家,独立生活。
忧的是除了黄晓明之外的全家人。
这是黄晓明长这么大,第一次离开家人,进入远在北京的校园,过集体生活。
家里人合计几天,怎么想都不放心。
最后干脆组了个七人家属团,浩浩荡荡从青岛坐车到北京,把黄晓明送进学校里。
一个人上学,七个家属来送的架势。
震惊了不少学生和老师。
就连崔新琴老师都觉得,黄晓明家里人对他保护得太好了。
以至于后来崔老师看黄晓明,总带着点看没长大的小孩的心态。
黄晓明确实够单纯,也藏不住事,都上大学了,还没过凡事都要找老师的阶段。
同班同学陈坤评价黄晓明特别纯洁,眼睛像玻璃。
崔新琴老师只觉得黄晓明幼稚,长不大。
有次黄晓明和小燕子、陈坤等人一起去河北玩。
去的路上还好好的,回来以后,小燕子对黄晓明冷淡不少。
黄晓明百思不得其解,就跑去问崔新琴老师。
崔新琴老师极其无语。
我又没跟着你们去,我怎么知道发生什么了呢。
最后崔老师告诉黄晓明,这种事以后不要跟她汇报了,这不是班主任该解决的问题。
虽然黄晓明有点幼稚,不够成熟,但是崔新琴老师一直都相信,黄晓明能成事。
不止因为他够帅,还因为他够听话。
2000年,《大汉天子》制片人给崔新琴打来电话,想邀请陈坤来演戏。
崔新琴老师一听,忙说,不行啊,陈坤没空啊,他在拍戏呢,这样吧,我给你推荐另一个人,黄晓明。
和制片人朋友打完电话,崔新琴老师立刻就给黄晓明打过去了。
崔老师实诚的很,她告诉黄晓明,这戏人家是冲着陈坤来的,但是陈坤没空,所以我推荐了你。
黄晓明在电话那头,嗯了一声又一声。
最后问崔老师,那制片人现在在哪呢。
崔老师告诉他,在农展馆那边。
放下电话没多会儿,崔老师接到了制片人朋友的电话。
朋友欣喜不已,告诉崔新琴,这孩子太可爱了,特别棒,我定了他了。
崔新琴一头雾水,怎么这么快就定了?
原来,黄晓明接完崔新琴的电话,马上骑着自行车,从北电骑到农展馆,去见了制片人。
如此真诚的态度,极大的打动了制片人。
崔新琴也觉得黄晓明身上,有种难得的素质。
只要答应了的事情,就一定马上去做。
对于很多心高气傲的表演系学生来说,遇到黄晓明这种情况,多半是嘴上答应,背地里却想着,我才不去呢,又不是专门来找我的。
黄晓明却不同,他并不在乎这些,只要是答应了老师的,老师说了的,他就会去做。
黄晓明的家庭教育,让他将尊师重道,放在首位。
这点无论是他成名前,还是成名后,都没有变过。
崔新琴印象特别深。
有一年,一位曾经教过黄晓明的老师在圆明园拍戏,因为成名太早,后来一直在当表演老师,很少出来拍戏。
如今年纪已经大了,很多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熟悉这位老师,因此都对这位老演员态度冷淡。
结果黄晓明刚好也在这里拍戏,老远看见自己这位老师,连忙走过来,问,老师你怎么也在这里,是在拍戏吗。
众人纷纷惊讶。
已经成名,前呼后拥的黄晓明,怎么会“纡尊降贵”,来和一个不起眼的老演员打招呼。
黄晓明不止对自己的这位老师嘘寒问暖,离开后还专门去买了很多吃的和饮料,和助理一起提着送给老师,还分给该剧组的人。
这下,剧组的人对这位老演员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。
娱乐圈人士的势力眼,可见一斑。
黄晓明的事业发展,和他的感情发展同时进行。
上学时黄晓明喜欢同班的小燕子,大眼睛特别漂亮,他想当人家男朋友。
可惜性格太幼稚,不成熟,小燕子看不上他。
再加上小燕子火了,忙着拍戏,和黄晓明的共同语言就更少了。
不过黄晓明的审美,就此定格,他永远都喜欢那种眼睛大,又漂亮,又清纯长相的女孩。
黄晓明的第一个女朋友,是《武林外传》的金湘玉。
两人是老乡,又都是北电的学生,相识之后很自然走到一起。
后来黄晓明拍摄《大汉天子》,成功走红。
接着便是《无敌县令》、《风流少年唐伯虎》、《还珠3》箫剑……
黄晓明越来越红,也越来越忙,和女友聚少离多,最终黯然分手。
在剧组,黄晓明对清纯靓丽的秦岚一见钟情。
二人主演《龙票》,感情日渐升温,成为男女朋友。
黄晓明不慎受伤,秦岚心疼不已,不顾公司条约,坚持去医院照顾,曝光了二人恋情。
后来,黄晓明出演了《神雕侠侣》、《夜宴》、《新上海滩》等经典影视剧,人气再上一个台阶。
此时的黄晓明,和秦岚也因为感情纠纷导致分手。
转而恋上新女友,李菲儿。
感情顺风顺水的同时,黄晓明签约了华谊兄弟,成为内地炙手可热的“第一小生”。
还接拍了《鹿鼎记》、《暗香》、《风声》、《泡沫之夏》等。
后来,黄晓明去往香港地区宣传作品,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混血模特杨颖。
清纯可爱的杨颖,很快俘获了黄晓明的心。
李菲儿只能黯然退场。
在黄晓明眼中,杨颖不仅长相清纯,而且性格也单纯可爱,是需要他保护的小姑娘。
于是,黄晓明邀请杨颖出演自己的mv女主角,帮她搭线,出演华谊兄弟出品的影视剧。
凭借黄晓明女友的身份,杨颖打开了内地的知名度。
后续还接下现象级综艺《奔跑吧》,吸引无数粉丝,人气极速飙升。
黄晓明虽然事业有成,在感情和家庭方面,却相当传统。
在杨颖面前,他始终是一副拯救者和保护者的姿态,扮演疼爱恋人的霸道总裁。
和杨颖走入婚姻,一是因为他确实很爱杨颖,二是因为杨颖得到了黄晓明妈妈的认可。
爱一个人,就要给她最好的。
杨颖穿着手工定制的婚纱,带着镶满钻石的王冠,在宫殿一般的婚礼现场,成为了梦想中的公主。
如此盛大,豪华,又梦幻的婚礼,娱乐圈中再无人能出其右。
只可惜,黄晓明也想不到,他和杨颖的婚姻,也没能熬过所谓的七年之痒。
宣布和杨颖恋爱开始,黄晓明的风评就一直处于不太行的状态。
大众眼里的黄晓明,虽然偶尔有点油腻,但是大体上没问题,演技也可以。
杨颖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模特,还有整容传闻,怎么看都不般配。
可惜黄晓明爱得坦坦荡荡不动摇,硬生生把angelababy捧成了四小花旦之一,85流量花。
沉迷霸道总裁人设的黄晓明,直到很久以后才发现,他自己的事业,快完蛋了。
很长一段时间里,黄晓明在一些不合适的剧里打转,给观众留下油腻的印象。
成功去油的《中国合伙人》成东青,仿佛昙花一现,再难遇见。
故而观众渐渐发现,黄晓明和观众,只有一个人能觉得黄晓明帅。
帅而自知,就会变得油腻。
黄晓明如此,杨洋亦是如此。
风评太差导致的后果简直无法估量。
很多观众一看到黄晓明出演,自动把这部剧删除观剧名单。
以至于《琅琊榜2》里,黄晓明演绎的如此好的萧平章,却没多少人知道。
黄晓明事业走低,杨颖事业水涨船高。
从前的霸道总裁和他的小公主,不知何时静悄悄换了地位。
2022年,黄晓明和杨颖宣布离婚。
梦幻的世纪婚礼,也没能画上完美的结局。
离婚后的黄晓明,风评立刻回升。
开始减肥,去油成功,颜值回春。
接的也是一些正常角色。
不少观众都很欣慰。
黄晓明总算正常了。
殊不知,这份看似轻松简单的正常,是黄晓明苟且在一轮又一轮全网黑之下,沉思得来的。
如今的演员,大多被背后的资本和不讲道理的粉丝惯坏了。
一旦网络上出现一点所谓的“黑料”,立刻找人全网捂嘴,一边删帖一边找律师。
得意洋洋地向吃瓜网友宣告自己多么手眼通天,多么不容置喙。
简直离谱。
黄晓明倒很不同。
无论是“闹太套”时期,还是“我不要你觉得”,他都没有动用任何营销手段,阻止网友们玩梗。
他也会觉得难过,觉得到处都是恶意。
但是难过的劲头过去,他就会反思。
“闹太套”那会儿,他被周围人捧着,捧得不知天高地厚,唱成这样工作人员依然夸好。
“我不要你觉得”时期,分明是节目组恶剪。
这句话发生在杨紫受伤不想去医院之后,黄晓明有点强硬要求她重视。
结果被剪辑成黑他的工具,全网几乎都找不到为他说话的营销号。
受到打击的黄晓明也没有澄清,自己消化,主动玩梗明学。
背地里却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就连接戏,都要反复考虑人设,生怕再让观众体验不佳。
在黄晓明眼里,仿佛没有用营销号洗白,捂嘴网友,一手遮天这种明星常用的方法。
他永远都是认同自己演员的身份,认同为观众带来乐趣的身份。
在黄晓明眼中,观众的批评是有道理的,是良药苦口,是忠言逆耳。
他从不摆架子,不自恃高人一等。
所以直到如今,已经45岁的黄晓明,眼神中依然泛着清澈的愚蠢。
好像刚离开父母进入大学的大学生。
就连后辈当着他的面,玩“我不要你觉得”和“闹太套”的梗,他也没有黑脸。
只是象征性的轻挥两拳。
然后笑着说,这么多年,终于可以打嘲笑我的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