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发布《宁静小区建设技术指南》打造更多宁静“好房子”

来源:网友投稿 2025-05-02 15:58:20 热度:64°C

 

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4日讯(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 通讯员 钟雅璇)如何打造宁静宜居的“好房子”?近日,深圳发布《宁静小区建设技术指南》(以下简称“指南”),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“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 ‘好房子’”,“好房子”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。

宁静的住宅环境成为群众的主要需求指南从规划选址、空间布局、建筑隔声、设施管理和物业服务等住宅小区“规划-建设-管理”全链条作出了相关规定,为小单元噪声综合治理和宁静小区建设提供科学路径,助力打造宁静、舒适、宜居的高品质住宅环境。

声景观设计(受访单位供图)与传统宁静小区创建主要聚焦管理服务方面不同,指南在编制中注重“软硬实力结合,新老小区兼顾”,一是提升规划源头防控硬实力,在规划选址、空间布局、建筑隔声等方面,指导住宅开发商在新建小区的隔声设计和建筑布局中,从源头环节重视噪声防治。

二是夯实共治共享软实力,指南还规定了小区内部噪声管理、涉外噪声管理等内容,引导既有住宅小区强化物业服务水平、基层噪声自治等能力无论是新旧小区均可根据指南,实施相关措施,改善小区声环境质量指南围绕“规划-建设-管理”全周期,提出“空间降噪、设施控噪、管理减噪”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。

推动住宅区噪声防控从单一管理向全链条管控升级一是全链条,科学指导规划建设指南明确在规划选址阶段,通过建筑布局优化(如矩阵式、环绕式设计)、场地标高调整、声影区利用等措施,源头提升小区噪声防控能力二是多要素,实现降噪措施集成量化。

指南创新性融合声学工程与城市规划,首次构建“测、防、管”一体化技术体系系统梳理6大类19项噪声减缓措施,量化降噪效果,提供噪声预测参数库,为居住区噪声的预防、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,提升噪声评估精准性。

指南首次将声环境管控与空间设计融合,提出通过优化室内功能布局(动静分区)、打造自然与人工声景融合的生态空间三是可视化,有效提升指南操作性指南通过丰富的图文释义,将监测点位选址、建筑布局示意、建筑形态设计、生态屏障设计、交通组织、遮挡物效果预测等通过图片形式展出,能够有效指导住宅建设开发单位选取最有效、最适合的措施。

深圳持续推进宁静小区建设工作,在全市范围选取试点,以指南为指导,推动试点住宅小区提升声环境管理能力目前深圳已完成安托山花园、东海花园(一期)、润唐山庄、高正豪景花园和万科翡悦郡园等5个宁静小区的建设工作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内容